第(2/3)页 按照姐姐的安排,第二天上午,兄弟4人各自带了媳妇孩子,提着点心水果,有骑自行车的,有骑电动车的,还有开私家车的,陆陆续续来到柳树屯村姐姐家里,探望已经沉入遥远记忆深处的那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父亲。记忆中的父亲年轻而有活力,像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,似乎可以点石成金无所不能,而眼前这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干瘦老头儿,却让他们觉得极其陌生疏远,既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,连喊一声“爸”都觉得非常别扭。 大家一起伸手做了顿午饭,饭罢,又带了些祭品,陪郭长有去上河村母亲的坟上烧了纸。 郭长有看到墓碑上刻着的“袁庆芬”三个字,立即倒身跪下放声大哭起来,嘴里念叨着:“二芬儿啊,我对不起你,是我害死了你呀!像我这样的男人就不该娶老婆有孩子呀!你再耐着性子等等我吧,我就快过去陪你了……” 他这一哭,把5个子女几十年里已经哭干的眼窝又给弄湿润了。 “得啦老爸,别哭了,妈知道你回来,在那边也就可以放心了。你这样大哭小叫的,又该扰得她不得安生了。”郭立春劝慰道。 哭罢,4个儿子又带着媳妇孩子各自回了自己的家,哪个也不张罗把父亲郭长有接过去,不希望这个“天外来客”扰乱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。 郭立春大儿子结婚住在安台城里,小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,丈夫林春水被洪水夺去了性命,老父亲又突然归来,这一连串发生的悲喜事件让她应接不暇。有了烦心事儿,难免跟刘如花、刘似玉姐妹两个说道说道。似玉说:“嫂子,你们家大叔的故事挺有趣儿的,咱进趟城,跟靳明丽讲讲,看看能不能在报纸上给报一报。”所以才有了“四美”进城的举动。 听了郭立春的讲述,靳明丽笑道:“立春姐,你老爸还真是个传奇人物啊!如果你们同意,让记者去采写一条社会新闻,在报纸上发表,应该很能吸引读者眼球。我看丹宇姐还可以用这件事作素材写一部,题目就叫《问询南来北往的客》。” 王丹宇也感叹道:“是啊明丽,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真的是千奇百怪,生活不知要比我们写作者的想像力丰富多少倍,要不怎么说作家不能脱离群众、脱离生活呢。立春妹妹,不管怎样,你老父亲能活着回来,总是件令人庆幸的事。也甭管老爷子年轻时做出了多少荒唐事,他终究是你的生身父亲。另外,找回你父亲,也是你母亲的未了心愿啊!而且,你家那小二楼空荡荡的,你自己住着不是害怕吗,有老父亲帮你照看着,也不错呀。” 刘似玉说:“我看,让立春嫂子上你们那个‘丹雨听你说’栏目,倒倒她这些年的苦水,也可以。” 靳明丽笑道:“行啊似玉小表嫂,把我们报纸的栏目研究得挺透啊!你说的还真是,做一期栏目稿也可以,题目还叫《问询南来北往的客》。郭大叔这辈子其实一直在找自己的亲人,寻不到亲人,不知来路,就好像无根的浮萍,所以才随波逐流,停不下来。对了,我想起来了,十多年前钟山通过江城卫视的寻亲栏目‘等着我’找到了他的生身父亲和姐姐弟弟,我看可以请钟山的那位同学再帮帮忙,帮郭大叔找找他的亲人。他的父母应该已经不在了,可是或许还有兄弟姐妹们正四处找他呢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