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章 最后一站-《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一看那信封上略显潦草却透着股熟悉的硬朗劲儿的字迹,王明远的心就先跳快了几分。

    等拆开来,看到里面信纸上的字迹,他先是微微一愣,随即长长地、彻底地舒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信纸上的字,不再是二哥王二牛那种大刀阔斧、力透纸背却偶尔缺笔少画的风格,而是换成了另一种字体——娟秀,干净,一笔一划透着认真和细致,一看就是二嫂的手笔。

    信已是几个月前写的了,也正是和那字迹一样,出自二嫂的口吻。

    信里说,她和钱伯父一路艰辛,总算平安到了西北边关,见到了二哥王二牛。

    信纸的此处有明显的褶皱和水渍晕开的墨痕,想来二嫂写到这里时,情绪定然十分激动。

    信上说,二哥虽然黑瘦了些,但精神头十足,见到他们时,那憨厚的脸上先是难以置信,随即咧开嘴笑得像个孩子,眼眶却红了。

    国公爷经过调养,身体也大有好转,对二哥愈发倚重。

    看到这里,王明远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落回了肚子里。

    二嫂在信末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边关的苦寒和不易,风沙大,吃食粗糙,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心和满足。

    她说她就在二哥驻守的卫所附近安顿了下来,两人总算能时常见面,虽苦犹甜。

    只是苦了留在家里的猪娃。

    信纸最后,笔迹又有些模糊:“……只盼着边关早日真正太平,你二哥能早日回家,好好抱抱猪娃……三郎,你在外一切小心,专心读书,家里勿念。”

    王明远捏着这封辗转数月、承载着太多情绪的家书,在窗前站了许久。

    心里头五味杂陈,既有得知亲人安好的巨大欣慰,又有对这时代通信艰难、音讯迟滞的无奈,更有一种“但愿人长久”的祈盼悄然滋生。

    边关暗流涌动,能得一份平安讯息,已是上天莫大的眷顾。

    他小心地将信纸叠好,收回信封,与其他家书放在一起。

    这几日,也是他留在应天书院的最后几日了,还好收到了来自边关的书信,让他悬着的心才算彻底安定。
    第(1/3)页